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

被引:410
作者
陈硕 [1 ,2 ]
高琳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主度; 支出指标; 收入指标; 作用机制;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06.005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济分权是理解转型期中国的基本制度背景。对财政分权程度的描述及作用机制的考察有助于理解中国中央地方关系变动的逻辑。因此,科学合理地度量和使用分权指标是这些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有文献对不同指标的使用具有随意性,认为彼此间可以相互替代。作者指出各个指标有其不同时段的适用性因此彼此不能混用。本文对各个指标作用逻辑的讨论不仅回应了一般性文献也使其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对于目前普遍关心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目前及下一步政策思路主要是增加转移支付或增加中央政府的"事权"比重。而通过复制近期代表性研究,本文发现只有"地方财政自主度"对经济增长及公共品供给均有一致的积极作用。这些发现清楚地揭示出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应侧重于财权层面,即从大规模的转移支付转向给予与地方政府支出相匹配的自有收入。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1]   如何解释省内财政分权:一项基于中国实证数据的研究 [J].
吴木銮 ;
王闻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6) :62-72
[2]   测量中国的财政分权 [J].
张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6) :48-61
[3]   财政分权、制度供给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 [J].
李明 ;
李慧中 ;
苏晓馨 .
管理世界, 2011, (02) :49-60+187
[4]   粘纸效应: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一种解释 [J].
范子英 ;
张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5-15
[5]   财政分权、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59-72+87
[6]   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转移支付的视角 [J].
范子英 ;
张军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117-138
[7]   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及其均衡增长效应 [J].
李永友 ;
沈玉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08-124+222
[8]   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 [J].
吴木銮 ;
林谧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4) :1-11+122
[9]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 [J].
王文剑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5) :105-119
[10]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J].
傅勇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