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被引:144
作者
白雪梅
石大龙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CoVaR方法; 分位数回归; 金融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CoVaR方法,本文度量了我国公开上市的27家金融机构2008-2013年的系统性风险,并建立了一个预测系统性风险的模型。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较大,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小;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而2012年7月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呈上升趋势;根据系统性风险的预测模型,财务杠杆率高、规模小、盈利能力好的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更高,自身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其系统性风险贡献也更高。系统性风险预测模型能有效指导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并能避免依据当期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监管的顺周期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MES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J].
赵进文 ;
韦文彬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8) :28-40
[2]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及其测度评述 [J].
胡海峰 ;
代松 .
经济学动态, 2012, (04) :41-46
[3]   机构集聚、风险传染与香港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J].
周天芸 ;
周开国 ;
黄亮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4) :77-87
[4]   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和预警的模型综述 [J].
朱元倩 ;
苗雨峰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79-88
[5]   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 [J].
高国华 ;
潘英丽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 45 (12) :1753-1759
[6]   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 [J].
刘晓星 ;
段斌 ;
谢福座 .
世界经济, 2011, (11) :145-159
[7]   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 [J].
范小云 ;
王道平 ;
方意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4) :3-20
[8]   Measures of systemic risk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in Korea [J].
Lee, Jong Han ;
Ryu, Jaemin ;
Tsomocos, Dimitrios P. .
ANNALS OF FINANCE, 2013, 9 (04) :757-786
[9]   Deciphering the Liquidity and Credit Crunch 2007-2008 [J].
Brunnermeier, Markus K.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9, 23 (01) :7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