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机制的正当化改造

被引:9
作者
贺奇兵
机构
[1] 西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原告资格审查; 诉讼程序模式; 立案登记制; “参与型”程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原告资格要件是行政之诉的合法性要件之一,域外通行的做法是将其作为实体判决要件在立案登记之后审查。在主、客观两种行政诉讼程序模式下,原告资格的审查标准有所不同,客观诉讼程序特征更突出的我国行政诉讼却适用了主观诉讼原告的起诉资格标准。原告资格审查时段因立案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我国立案登记制下的行政起诉与受理程序中,法院在立案登记前仍须审查起诉人的原告资格。我国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前置为起诉条件的制度安排欠缺程序正当性,必须作优化改革。在再次修法将原告资格审查时段后移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先行制定或修订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立案登记时采用"可能性"审查标准,并适用"参与型"原告资格审查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起诉程序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 [J].
段文波 .
中外法学, 2015, 27 (04) :879-902
[2]   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J].
张卫平 .
法商研究, 2015, 32 (03) :3-15
[3]   诉讼要件抑或本案要件?——美国关于原告资格定性之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陈亮 .
清华法学, 2015, 9 (03) :156-168
[4]   立案登记制的本质及其建构 [J].
许尚豪 ;
瞿叶娟 .
理论探索, 2015, (02) :114-118+128
[5]   论我国行政诉讼构造:“主观诉讼”抑或“客观诉讼”? [J].
薛刚凌 ;
杨欣 .
行政法学研究, 2013, (04) :29-37+78
[6]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辨析——以法国、日本行政诉讼为中心的考察[J]. 马立群.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7]   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65-76
[8]   论我国行政诉讼功能模式及其理论价值 [J].
邓刚宏 .
中国法学, 2009, (05) :53-65
[9]   法国行政诉讼中的原告 [J].
特里奥尔森 ;
张莉 .
行政法学研究, 2009, (03) :116-119+139
[10]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理论前提(从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的角度) [J].
梁凤云 .
法律适用, 2006, (05)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