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的本质及其建构

被引:33
作者
许尚豪
瞿叶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立案登记制; 立案审查; 案前审查; 案后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立案登记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诉权,有利于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任何一个案件的形成,均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要件及实体要件,因而,立案必须审查。立案登记制并非摒弃法院的审查,而是将审查置于程序之中,变先前的"先审查、后立案"为"先立案、后审查",给予当事人以足够的程序保障。建构立案登记制,尚需在立案机构、诉状格式、案后审查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128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J].
张文显 .
中国法学, 2014, (04) :5-27
[3]   论我国民事起诉状的功能转型与内容再造 [J].
纪格非 .
现代法学, 2013, 35 (06) :132-145
[4]   阶段细分视角下的民事庭审前程序之重构 [J].
胡晓霞 .
政治与法律, 2012, (05) :93-103
[5]   发挥司法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J].
孙谦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1, 19 (03) :3-5
[6]   论民事诉讼立案审查制度 [J].
宋旺兴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2) :83-90
[7]   司法裁判供给中的利益衡量:一种诉的利益观 [J].
常怡 ;
黄娟 .
中国法学, 2003, (04) :77-86
[8]   民事检察听证制度初探 [J].
曹文海 .
人民检察, 2002, (09) :21-23
[9]   司法功能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 [J].
董皞 .
政法论坛, 2002, (02) :36-45
[10]  
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日) 高桥宏志; 编著.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