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诉讼构造:“主观诉讼”抑或“客观诉讼”?

被引:90
作者
薛刚凌 [1 ]
杨欣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主观请求; 客观审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主观诉讼或客观诉讼的定位决定了一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要素考察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结构上呈现出"内错裂"状态,这种"内错裂"使得我国行政诉讼既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主观诉讼,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客观诉讼。诉讼构造上的这种扭曲导致我国行政诉讼既不能有效回地应相对人的诉讼请求,也不能充分地保障客观公法秩序。修改《行政诉讼法》,应从理顺行政诉讼构造入手,依据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不同特质,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诉讼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78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路向、修改要点和修改方案——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建议稿 [J].
莫于川 ;
雷振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3) :17-52
[2]   发展导向的《行政诉讼法》修订问题 [J].
于安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2) :96-101
[3]   作为客观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 [J].
林莉红 ;
马立群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4) :3-15+144
[4]   主观诉讼视角下的行政赔偿诉讼 [J].
陈国栋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1) :146-152
[5]   请求权:概念结构及理论困境 [J].
梅夏英 ;
邹启钊 .
法学家, 2009, (02) :49-55+157
[6]   信息公开诉讼运作规则研究 [J].
章志远 .
苏州大学学报, 2006, (03) :32-39
[7]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理论前提(从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的角度) [J].
梁凤云 .
法律适用, 2006, (05) :72-75
[8]   论诉讼标的 [J].
江伟 ;
韩英波 .
法学家, 1997, (02) :3-14
[9]   论显失公正行政处罚的不合法 [J].
崔卓兰 .
法学研究, 1990, (06) :18-20
[10]  
宪法与行政法[M]. 商务印书馆 , (英) 布拉德利,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