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内在机理与机制创新

被引:24
作者
李祥 [1 ]
曾瑜 [2 ,3 ]
宋璞 [4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3]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4]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精准扶贫; 内在机理; 机制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59.2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机理体现在教育资源获取和分配、教育权力运行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发展权利保障三个教育治理问题上,目标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创新需要先进的教育观念支持、符合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以及立足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因此,应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法律保障制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的民主协商治理机制,实现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的根本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精准扶贫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 [J].
杨秀丽 .
学习与探索, 2016, (01) :108-110
[2]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 [J].
邓磊 ;
杜爽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 (12) :18-20
[3]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 [J].
吴晓燕 ;
赵普兵 .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6) :102-110
[4]   教育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政府能力陷阱研究 [J].
陈良雨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2) :11-15
[5]   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 [J].
葛志军 ;
邢成举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57-163
[6]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7]   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 [J].
单丽卿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3) :22-28
[8]   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 [J].
黄承伟 ;
覃志敏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 8 (01) :131-136
[10]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J].
谢君君 .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10 (03)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