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

被引:206
作者
黄承伟 [1 ]
覃志敏 [2 ]
机构
[1]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2]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赋权与合作; 扶贫治理体系; 建构与变迁;
D O I
10.16223/j.cnki.cn61-1456/c.2015.01.016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战略思想之一,也是提高扶贫开发效果的必然路径选择。通过阐述精准扶贫的内涵、外延和理论基础,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精准扶贫和大规模减贫所经历的扶贫治理体系变迁过程。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目标呈现多元化特点,扶贫治理体系围绕片区精准和个体精准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战略格局。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要实现精准扶贫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 [J].
林万龙 ;
钟玲 ;
陆汉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59-65
[4]   中国的农村扶贫:回顾与展望 [J].
汪三贵 .
农业展望, 2007, (01) :6-8
[5]   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 [J].
李小云 ;
张雪梅 ;
唐丽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6
[6]   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99-118+243
[7]   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 [J].
范斌 .
学术研究, 2004, (12) :73-78
[8]   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J].
陈树强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70-83
[9]   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J].
叶敬忠 ;
陆继霞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2) :52-60+81
[10]   再思贫困:赋权与公民权 [J].
约翰·弗里德曼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7, (02) :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