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

被引:14
作者
单丽卿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权利贫困; 公共服务均等化; 扶贫开发; 社会建设;
D O I
10.15993/j.cnki.cn35-1198/c.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贫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它不仅表现为经济问题,同时也构成了一个持续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贫困总是以经济收入来衡量的,扶贫政策也大多是有经济取向的。文章讨论了从经济贫困到权利贫困的认识与政策转向,强调经济贫困只是表征,权利贫困才是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基于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式扶贫实践的案例,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的困境,并阐释了以教育差距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如何导致了贫困的再生产。最后,我们强调扶贫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口的权利状况,以消灭权利贫困、实现权利平等为主要政策取向。在权利贫困的框架下认识农村贫困问题,就是意味着在扶贫实践中经济与社会并重,或者说将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M].王春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清华社会学评论.[M].郭于华;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美)费景汉(JohnC.H.Fei);(美)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Ranis)著;洪银兴;郑江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4]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共产党宣言.[M].成仿吾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8,
[6]   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 [J].
金一虹 .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02) :98-102
[7]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8]   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 [J].
都阳 ;
蔡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5) :2-9+22
[9]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J].
周怡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