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项后军 [1 ]
吴丹婷 [1 ]
汤烨斐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银行余姚支行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有效性; 产出效应; 价格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的影响既有方向上的不同,在解释力度上也有较大差别。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中国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演变——基于DSGE的模型分析 [J].
林仁文 ;
杨熠 .
管理世界, 2014, (06) :39-52+187
[3]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微观基础与实证分析 [J].
马勇 ;
陈雨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35-46
[4]   债权型货币错配下的货币政策困境分析 [J].
徐涛 ;
崔静宜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1) :81-87
[5]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J].
李婷 .
中国经贸导刊, 2013, (02) :29-32
[6]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 [J].
汤凌霄 ;
黄泽先 ;
皮飞兵 .
经济学动态, 2012, (09) :63-69
[7]   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与货币错配:基于SSM的实证分析 [J].
王三兴 ;
陈帅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8) :157-167
[8]   基于太阳黑子冲击视角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测度 [J].
隋建利 ;
刘金全 ;
庞春阳 .
管理世界, 2011, (09) :40-52
[9]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 [J].
王立勇 ;
张良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77-90
[10]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J].
闫力 ;
刘克宫 ;
张次兰 .
金融研究, 2009, (12) :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