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

被引:33
作者
王立勇 [1 ]
张良贵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LSTVAR; 产出缺口; 通胀缺口;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08.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利用HP滤波、LSTVAR方法估算我国产出缺口、通胀缺口及货币政策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目标实现和工具选择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经历了"急刹车"、"软着陆"、"防通缩"和"控温降速"等阶段,政策调控缺乏预见性和提前量,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力度把握不准确,政策有效性不容乐观;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很难掌握调控力度和节奏,政府以利率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做法不明智,应主要借助信贷、货币量调控。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工具选择的侧重点越来越突出,微调特征日益明显,调控效率总体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开放经济下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J].
王立勇 ;
张代强 ;
刘文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9) :4-16
[2]   包含货币因素的利率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检验 [J].
张屹山 ;
张代强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65-74
[3]   金融变量的产出、价格效应及非线性效应研究 [J].
王立勇 ;
张代强 ;
高伟 .
经济学动态, 2008, (12) :41-45
[4]   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绩效的一个数量评价:1985~2005年 [J].
陈建斌 ;
郁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12-23
[5]   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J].
林秀梅 ;
王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6) :47-55
[6]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 [J].
李浩 ;
胡永刚 ;
马知遥 .
经济研究, 2007, (05) :17-26+41
[7]   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 [J].
刘金全 ;
郑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3-14
[8]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J].
王胜 ;
邹恒甫 .
管理世界, 2006, (02) :23-31+171
[9]   货币存量中介目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理论分析 [J].
陈利平 .
金融研究, 2006, (01) :40-50
[10]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周英章 ;
蒋振声 .
金融研究, 2002, (09)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