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被引:322
作者
周英章
蒋振声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角度看 ,货币政策传导一般有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主要途径 ,但学者对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还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运用协整与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对中国 1 993 - 2 0 0 1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 ,相比之下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 ,信用渠道的传导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其为主要传导途径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使增加有效信用供给成为提高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M].郭菊娥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协整分析.[M].王雪标;王志强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研究.[M].阎庆民;李木祥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M].谢平等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货币供求的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M].刘斌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6]  
中国货币政策报告.[M].戴相龙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  
高等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M].陆懋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  
经济计量学理论与实践引论.[M].(美)贾奇(Judge;GeorgeG.)等著;周逸江;赵文奇主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 [J].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 .
经济学动态, 2001, (11) :18-23
[10]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