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合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

被引:23
作者
王涛 [1 ]
曾菊新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
关键词
竞争; 整合; 空间格局;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2570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视阈,借助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ArcGIS空间插值手段,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争―整合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城市群内城际竞合空间格局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争格局总体呈"核心―边缘"结构特征,3个子城市群内部竞争格局分异显著;多竞争要素的交互耦合、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行政和地理分割、交通等是城际竞争格局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2)城际整合格局整体表现出"群(圈)内>群(圈)际"的空间分布态势,沿主要交通轴线形成"吸管效应",城际竞争与整合格局呈现"整体吻合、局部偏离"特征;城际整合格局是距离衰减规律和增长极辐射效应等因素主导形成的产物。3)在城际竞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融合、交通一体化、产业分工等多方面提出了竞合发展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汤放华 ;
汤慧 ;
孙倩 ;
汤迪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57-1366
[2]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与网络结构——基于运输成本和网络分析方法 [J].
王圣云 ;
秦尊文 ;
戴璐 ;
王鑫磊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64-69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J].
陈永林 ;
周炳喜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02) :14-16
[4]   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J].
魏后凯 ;
成艾华 .
江汉论坛, 2012, (04) :5-15
[5]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257-264
[6]   省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J].
王发曾 ;
闫卫阳 ;
刘静玉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80-286
[7]   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J].
赵雪雁 ;
江进德 ;
张丽 ;
侯成成 ;
李昆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18-223
[8]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 [J].
王发曾 ;
吕金嵘 .
地理研究, 2011, 30 (01) :49-60
[9]   基于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整合发展 [J].
王发曾 ;
张伟 .
人文地理, 2009, 24 (05) :55-60
[10]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69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