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59
作者
魏后凯 [1 ]
成艾华 [2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区域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前,中国的区域竞争正在由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在这种群体竞争的新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整合资源和产业链,强化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区,使之成为世界规模级的人口、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成为引领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对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 [J].
秦尊文 .
江汉论坛, 2010, (12) :29-33
[2]   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J].
刘耀驰 ;
高栗 ;
李志光 ;
刘素琴 ;
黄可龙 ;
李倦生 .
环境保护科学, 2010, 36 (04) :26-29
[3]   长江流域地区开发规划:现状与展望 [J].
魏后凯 ;
蒋媛媛 .
学习与实践, 2009, (11) :5-13+1
[4]   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造和发展 [J].
肖金成 ;
汪阳红 .
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6) :55-59
[5]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J].
方创琳 ;
宋吉涛 ;
张蔷 ;
李铭 .
地理学报, 2005, (05) :827-840
[6]   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 [J].
秦尊文 .
江汉论坛, 2003, (12) :20-22
[7]   以武汉为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J].
伍新木 ;
董宏伟 .
学习与实践, 2002, (06) :33-35
[8]   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 [J].
吕桦 ;
章定富 ;
郑林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26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