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145
作者
汤放华 [1 ]
汤慧 [2 ]
孙倩 [3 ]
汤迪莎 [2 ]
机构
[1]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3] 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经济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具有战略意义,分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有助于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构建以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网络结构特性为核心的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以揭示其经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整体网络密度处于中高水平,已经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网络;集群内小团体现象明显,一级层面形成了4个凝聚子群,武汉都市圈和湖南环长株潭城市集群两子群内经济联动作用明显,但子群间经济影响较小,尤其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两个凝聚子群,其联系纽带尚有待加强;集群内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的中心城市驱动周边城市联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但吸收能力欠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57 / 13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研究 [J].
吕康娟 ;
王娟 .
中国软科学, 2011, (08) :130-140
[2]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11, 30 (05) :771-784
[3]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697-704
[4]   经济研究中引力模型的应用综述 [J].
朱道才 ;
吴信国 ;
郑杰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5) :19-24
[5]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6]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 [J].
张敏 ;
顾朝林 ;
陈璐 ;
张成 ;
汪淳 ;
张晓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6) :787-792
[7]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J].
熊剑平 ;
刘承良 ;
袁俊 .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01) :63-70
[8]   中国大陆物流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J].
刘承良 .
经济地理, 2004, (06) :826-829+868
[9]   中国城市密集区航空运输联系研究 [J].
朱英明 .
人文地理, 2003, (05) :22-25
[10]   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 [J].
周一星 ;
张莉 ;
武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