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国际政治“关系理论”——概念、路径与挑战
被引:15
作者:
曹德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关系理论;
互惠逻辑;
社会嵌入;
关系治理;
关系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强化的相互依存凸显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发掘本土概念,中国国际政治学者试图构建独具特色的关系理论。与西方学界的实体性思维不同,中国情境下的关系理论以儒家关系主义为底色,倡导和谐包容、情理兼顾与礼尚往来。作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关系"既有利他性的规范含义,也有工具性交换的特点。对中国外交而言,追求东亚地区的"和谐秩序",不仅需要多边布局也需要双边互动。基于关系运作机制的差异,中国学者提出了两种关系主义的分析路径。在宏观层次上,"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社会实践的塑造功能,认为共享规范是整体和谐的必要条件。在微观层次上,"关系均衡理论"关注具体的利益交换策略,认为"让步—回报"的互惠机制可以维持双边关系稳定。当然,作为一种初步的学理创新,关系理论在理论适用范围、概念类型化与正负功能区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研究难点。从学术价值上看,关系理论跳出了实体性思维的桎梏,拓展了国际政治研究的理论空间。着眼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因果机制分析,强化实证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3+156
+156-157
页数:2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