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性契约与中美信任维持

被引:17
作者
曹德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关系契约; 信任维持; 互惠规则; 新型大国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随着权力转移进程加快,中美战略互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中美信任的衰退、流失将引发战略互信赤字,致使中美关系背负沉重的代价。在相互依赖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如何在信任与不信之间维持均衡?当双边信任恶化时可以依靠哪些约束性机制维持和修复双边信任?作者在梳理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炼出"关系型信任"的概念,从规制性、规范性和关系性三种维度理解复杂的信任内涵。双边信任作为一束关系,源于"礼尚往来"的互惠实践,信任维持的因果逻辑则以"关系性契约"为核心。关系契约的效力是内生的、过程性的,不依赖外在力量。一旦双方处于互惠关系中,为了维持长远利益,中美在危机面前宁愿克制对短期利益的追求,避免苛刻的交易影响双边关系大局,为彼此留下应对与回旋的空间。中关之间的正式保障制度是外化了的"关系",心照不宣的心理默契则是内化了的"关系"。理性契约、心理契约与关系契约三重约束互为一体,对动态的中美信任进行有效管理,这无疑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103+158 +158-159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化与操作化 [J].
达巍 .
国际政治科学, 2015, (01) :4-24
[2]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对美国汇率政治的制约 [J].
项卫星 ;
王冠楠 .
当代亚太, 2014, (06) :31-51+156
[3]   单边默契、信号表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J].
尹继武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9) :4-33+156
[4]   社会交换与社会信任 [J].
李艳春 .
东南学术, 2014, (04) :157-164
[5]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 [J].
达巍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7) :59-73+157
[6]   美国对华战略的漂流:适应抑或防范? [J].
樊吉社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 (01) :65-78
[7]  
信任修复:研究现状及挑战[J]. 姚琦,乐国安,赖凯声,张涔,薛婷.心理科学进展. 2012(06)
[8]   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 [J].
阎学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12) :4-30+152
[9]   国家间信任的生成:进程导向的社会网络分析 [J].
曹德军 .
当代亚太, 2010, (05) :105-126+104
[10]   中美关系:依赖性与脆弱性 [J].
牛新春 .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09)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