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信任的生成:进程导向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13
作者
曹德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
关键词
进程导向; 关系; 网络分析; 国家间信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信任"是影响社会行为体互动的重要变量,但现有国际关系领域的信任研究大多注重经验分析,一般的理论探讨也常常忽视国家间信任的"生成问题"。本文就现有研究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并尝试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建构一个国家间信任生成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沿袭了进程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为:"嵌入"在国际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来源于国家间"关系",以关系为本位的网络形塑了信任,信任反过来强化或削弱关系网络;在信任建构的进程中,信任规范得以产生、扩散和内化,进而影响国家的属性和行为;但由于关系网络本身是动态性的,特别是相互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依赖,这使得信任具有社会资本的分配资源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6+104 +104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2]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J].
陈冲 ;
刘丰 .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04) :92-111+4
[3]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4]   中国如何在国际制度中谋求声誉——与王学东商榷 [J].
陈寒溪 .
当代亚太, 2008, (04) :143-158
[5]   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与安全化理论——以艾滋病被安全化为国际威胁为例 [J].
潘亚玲 .
欧洲研究, 2007, (04) :68-82+159
[6]   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 [J].
秦亚青 ;
魏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3) :7-15+4
[7]   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 [J].
李淑云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2) :32-38+5
[8]   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J].
蔡翔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5) :178-180
[9]   信任研究的哲学思路探析——基于不同学科的视角 [J].
孙伟正 ;
赵建芳 .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04) :36-41
[10]   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 [J].
陈寒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05)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