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透明能有效遏制腐败吗?

被引:14
作者
杜亚斌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财政透明; 腐败; 委托代理理论; 审计问责; 调节效应;
D O I
10.19639/j.cnki.issn1003-5230.2020.0046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F812.7 [地方财政];
学科分类号
0308 ; 020203 ;
摘要
尽管已有大多数研究认为财政透明对遏制腐败具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但鲜有研究关注这种作用在不同条件和情境下存在的差异。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首先分析了财政透明遏制腐败的机制,进而详细阐释了影响财政透明发挥反腐功效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200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透明确实有助于减少腐败,并且在互联网普及率越高、社会团体数量越多、审计问责力度越大时,财政透明对腐败的遏制作用越强。只有当公众能真正获取和理解政府信息,并能通过一定渠道对政府部门形成强有力的问责压力时,财政透明才能对腐败滥权行为产生有效遏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159 +1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2]   国家审计会影响低碳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龙平 ;
李苗苗 ;
陈丽红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 34 (05) :9-21
[3]   财政透明能约束政府行为吗?——基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视角的研究 [J].
刘生旺 ;
陈鑫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 34 (04) :116-127
[4]   腐败的测量方式与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J].
徐国冲 ;
朱江华峰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 8 (03) :85-96
[5]   反腐败长效机制与从源治理腐败——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的分析 [J].
尹音频 ;
闫胜利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 (01) :105-115
[6]   公众网络反腐败参与研究——以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例 [J].
李莉 ;
孟天广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1) :45-52
[7]   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与官员腐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 [J].
郑小荣 ;
程子逸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11) :121-126
[8]   公众参与对政府审计腐败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 [J].
郭芮佳 ;
池国华 ;
程龙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 33 (02) :19-28
[9]   财政透明度问题研究进展 [J].
魏志华 ;
林亚清 ;
周雄 .
经济学动态, 2017, (03) :13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