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

被引:61
作者
钱凤魁 [1 ,2 ]
王秋兵 [1 ]
李娜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划定; 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永久稳定是在土地整治战略背景下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以美国重要农地保护的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体系思想为指导,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分析体系,采取多因素综合对比分析法,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和非适宜性评价,该研究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建设区的面积为11 212.42 hm2,该建设区基本农田质量较优,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小;划定有条件建设区的面积为18 714.36 hm2,该建设区有良好的基本农田质量条件,但需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采取一定的整治技术和措施;划定限制建设区的面积为7 491.30 hm2,该建设区耕地质量及立地条件差异显著,城区周边受立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远离城区基本农田质量条件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J].
朱传民 ;
郝晋珉 ;
陈丽 ;
双文元 ;
刘平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233-242
[2]   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多目标决策划定方法 [J].
曾吉彬 ;
邵景安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6) :263-274
[3]   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 [J].
唐秀美 ;
潘瑜春 ;
刘玉 ;
任艳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3) :238-246+293
[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 [J].
薛剑 ;
韩娟 ;
张凤荣 ;
郧文聚 ;
刘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5) :193-203
[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 [J].
王新盼 ;
姜广辉 ;
张瑞娟 ;
赵婷婷 ;
曲衍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0) :241-250
[6]   银川市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J].
李建春 ;
张军连 ;
李宪文 ;
苏东袭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3) :242-249+302
[7]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J].
冯锐 ;
吴克宁 ;
王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243-251
[8]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调控下的土地利用空间重构分析 [J].
李灿 ;
张凤荣 ;
朱泰峰 ;
袁雅琴 ;
高阳 ;
吴昊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6) :217-224
[9]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比较分析 [J].
张英 ;
潘瑜春 ;
曾志炫 ;
唐秀美 ;
赵春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3) :29-33+97
[10]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 [J].
胡业翠 ;
郑新奇 ;
徐劲原 ;
郑云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