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多目标决策划定方法

被引:19
作者
曾吉彬 [1 ]
邵景安 [2 ]
魏朝富 [1 ]
谢德体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标准化; 层次分析法; 永久性基本农田; 规范化; 优劣排序; 优先级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科学地引导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该文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系数法、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和约束因子建立决策模型体系,结果表明:耕地指标中灌溉保证率、平均降雨量、交通和农村居民点辐射的自身优势突出。土壤质量各指标平均值(介于0.2~0.75之间)、标准差(介于0.09~0.3之间)、变异系数(介于13~75之间)为中等以下水平。自然条件中,灌溉保证率和耕地连片性的综合权重最大,大于10℃积温和平均降雨量的综合权重最小、且指标值的区间变化最大;土壤质量中,有机碳在层次分析法下权重最大;距离条件中,入选耕地受城镇的辐射作用明显、区位优势突出。耕地在入选重要程度上,依次排序前4位的是灌溉保证率、耕地连片性、城镇的辐射和土壤有机碳,测度和贴近度显示,地块间优劣接近,距离条件整体较优。耕地的入选从贴近度等级划分为: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后备型,约束条件下调出的地块为优势耕地(即重点型和适宜型)。最终划定成果显示适宜型和调控型比例增大,重点型和后备型比例减小。并利用数据验证了该决策模型体系的合理性、规范化和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评价研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 [J].
杨绪红 ;
金晓斌 ;
郭贝贝 ;
窦洪桥 ;
赵新新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265-274
[2]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J].
奉婷 ;
张凤荣 ;
李灿 ;
曲衍波 ;
朱凤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00-210+293
[3]   XGS决策模型在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为例 [J].
王欣星 ;
张安明 .
农机化研究, 2013, (07) :217-220+224
[4]   基于GIS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探讨——以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为例 [J].
王晓燕 ;
田永中 ;
高凡 ;
刘心怡 ;
林森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 (03) :127-133
[5]   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为例 [J].
张丹丹 ;
张安明 ;
张引 ;
张家元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 (06) :51-56
[6]   基于网格单元法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研究 [J].
李月连 ;
韦严 ;
胡宝清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 (03) :68-71
[7]   基于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本农田规划问题研究(英文) [J].
展湘淏 ;
吴克宁 ;
王瑶 ;
赵华甫 ;
田芳翠 ;
任丽超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13 (06) :1335-1338+1349
[8]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比较分析 [J].
张英 ;
潘瑜春 ;
曾志炫 ;
唐秀美 ;
赵春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3) :29-33+97
[9]   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J].
涂建军 ;
卢德彬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2) :234-238
[10]   耕地质量与区位规则组合加权决策基本农田模型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 [J].
伍文 ;
何海清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 (03) :429-43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