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创新、人文发展与中国的能源效率

被引:16
作者
陈军 [1 ]
成金华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内生创新; 人文发展; 能源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本文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重点讨论了内生创新和人文发展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层面的总体估计还是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区域估计,内生创新对中国的能源效率都产生着正面影响;人文发展状况总体上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是人文发展中人均消费量的提高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产生着负面的效应。内生创新和人文发展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尽相同,这些作用一致呈现出由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地区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人文发展较内生创新而言对能源效率的贡献弹性更加显著。因此,从内生创新和人文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有效措施把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消费方式上来,依然是提高中国能源效率的有效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分析 [J].
杨红亮 ;
史丹 ;
肖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4) :73-84
[3]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
[4]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7]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8]   人文发展指数:构成、争论与超越 [J].
徐家林 .
人文杂志 , 2006, (05) :69-74
[9]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46-57
[10]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J].
邹艳芬 ;
陆宇海 .
统计研究, 2005, (10)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