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社会与即时性治理——探源“社会底蕴”

被引:8
作者
门豪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底蕴; 总体性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内部,长期维系的大一统帝国形态具有典型的结构刚性,形塑出多元融汇的华夏文明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传统。在实际的权力运作与政策执行中,应然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国家与民众的关系充分地浸润于在地场景,促使了结构分化与再生产的产生。地方政府为达政策目的和执行效果而采取的"权宜性"的实践逻辑,带来了行政手段的变通,也带来了"行政过程软化制度刚性"的效果。这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总体性结构中持续的制度供给及地方治理创新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市场嵌入和经济转轨后,由开放促改革的范式概未脱离既有路径,转型社会因循一元化管理与即时性治理互嵌的逻辑,促使"自上而下"的制度刚性与"自下而上"的地方运作弹性交织与并构。这是"变中之未变"与"恒常在场",亦即"社会底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政府造社会”: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生产”实践 [J].
史云桐 .
社会发展研究, 2016, 3 (04) :47-66+238
[2]   何以违法?——适用中国文化转型的规则与社会 [J].
赵旭东 .
河北学刊, 2016, 36 (06) :165-177
[4]   俄罗斯民主:中国学者的视角 [J].
俞可平 .
国际政治研究, 2016, 37 (02) :20-35+3
[5]   无组织的利益与集体行动 [J].
周雪光 .
社会发展研究, 2015, 2 (01) :182-208+246
[6]   “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 [J].
杨善华 ;
孙飞宇 .
社会, 2015, 35 (01) :74-91
[7]   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 [J].
周宪 .
学术月刊, 2014, 46 (12) :5-12
[8]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 [J].
周雪光 .
学术月刊, 2014, 46 (10) :5-11+32
[9]   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J].
孙向晨 .
探索与争鸣, 2014, (09)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