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李清华 [1 ]
包红 [1 ]
林春颖 [1 ]
肖伟忠 [1 ]
付建辉 [2 ]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医院神经内科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颈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首次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住院治疗的2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287例未患脑梗死的健康人或医院内其他与脑血管病无关的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二聚体浓度,同时使用美国GE公司MvcoCardRReaderⅡ型超声诊断仪行颈部血管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胆固醇[(4.25±0.92)、(4.98±0.88)mmol/L]、甘油三酯[(1.48±0.82)、(1.78±1.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2±0.76)、(2.92±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8±0.26)、(1.06±0.29)mmol/L]、收缩压[(130.28±14.78)、(152.98±20.45)mm Hg]、舒张压[(78.45±16.02)、(93.81±16.88)mm Hg]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照组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0.86±0.41)、(0.87±0.39)mm,观察组分别为(1.18±0.25)、(1.12±0.2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3.564、2.987、3.964、3.264、2.785、2.164、2.254,P均<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2.89±6.56)μmol/L]和D-二聚体[(1.53±0.59)mg/L]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17±0.12)μmol/L,(0.33±0.23)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4、2.753,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史乾兵.临床内科杂志. 2012 (07)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J].
王松 .
中国综合临床, 2012, (05) :471-475
[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J].
朱靖 ;
王营 ;
姜红菊 ;
左岩霞 ;
韩艳丽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 (02) :122-124
[4]   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J].
王芊 ;
华川 ;
郭旭 ;
李伟中 .
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 (03) :42-44
[5]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 [J].
丁彦博 .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07) :39-40
[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附视频 [J].
张化勇 ;
杨帆 ;
魏经汉 ;
张静华 ;
赵洛沙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01) :46-48
[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探索 [J].
崔庆宏 ;
陈慧 ;
张拥波 ;
李继梅 ;
王得新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23) :1879-1881
[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多重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J].
袁英 ;
常富业 ;
黄曼维 ;
宋昕 ;
孙莹 ;
赖杰 ;
李云超 ;
李长新 ;
原向芝 ;
胡秋莹 .
中国综合临床, 2011, (10)
[9]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J].
杨金锁 ;
温慧军 ;
张建军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 (09) :838-839
[10]   168例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研究 [J].
常玉倩 .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7)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