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双重视角下的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潘雄锋
刘清
张维维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 空间效应; 产业转移;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效率视角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在对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进行检验时不应忽视空间效应;(2)1998-2009年期间我国能源效率长期和短期存在着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并且在控制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等初始条件后的收敛速度要高于绝对收敛速度;(3)2004-2009年期间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均高于1998-2004年期间的收敛速度,这反映出2004年以来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水平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收敛性分析 [J].
潘雄锋 ;
张维维 .
管理工程学报, 2013, 27 (01) :63-67+62
[2]   我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动态演化研究 [J].
潘雄锋 ;
李良玉 ;
杨越 .
管理评论, 2012, 24 (11) :13-19
[3]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时空演进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立涛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2) :2142-2153
[4]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 [J].
李国璋 ;
霍宗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1-16
[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6]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 [J].
潘竟虎 ;
张佳龙 ;
张勇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83-87+91
[7]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研究[D]. 张维维.大连理工大学. 2011
[8]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D]. 刘源远.大连理工大学. 2009
[9]  
China’s region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 DEA window analysis based dynamic evaluation[J] . Ke Wang,Shiwei Yu,Wei Zhang.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 2013 (5-6)
[10]   Modeling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energy efficiency [J].
Stern, David I. .
ENERGY ECONOMICS, 2012, 34 (06) :220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