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

被引:61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 能源效率DEA; 收敛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1 ;
摘要
传统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只是能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无法测度其他的投入要素组合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忽略了GDP产出是由能源与资本、劳动力等相互可替代的要素投入共同组合的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缺陷。而DEA模型可以综合考虑能源、资本和劳动因素以测度我国能源效率。本文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DEA模型,分析比较了1995-2006年各个省份、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由西到东逐步提高,且全国和三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在1999-2002年间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通过进一步对全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的分析,发现我国整体和东中部的能源效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则有微弱发散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J].
师博 ;
沈坤荣 .
世界经济, 2008, (09) :49-59
[2]   基于DEA方法的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分析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张柳婷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3) :53-55
[3]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4]   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 [J].
师博 ;
张良悦 .
当代财经, 2008, (02) :17-21
[5]   能源使用的技术无效性及其收敛性分析 [J].
姜雁斌 ;
朱桂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108-119
[6]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J].
魏楚 ;
沈满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110-121
[7]   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7) :68-72
[8]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9]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