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160
作者
赖力 [1 ]
黄贤金 [1 ]
刘伟良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2] 江苏省信息中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和补偿效应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和评析,进而对国内生态补偿研究提出几点展望,包括生态补偿的GIS时空分配模型、风险式补偿和差别化补偿、补偿模式的系统整合研究、模式选择模型和补偿预期效率研究、补偿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结合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了开展符合我国生态国情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870 / 28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J].
李文华 ;
李世东 ;
李芬 ;
刘某承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3-18
[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为例 [J].
俞海 ;
任勇 .
资源科学, 2007, (02) :28-33
[3]   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 [J].
毛锋 ;
曾香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41-3846
[4]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J].
高彤 ;
杨姝影 .
环境保护, 2006, (19) :71-76
[5]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J].
梁丽娟 ;
葛颜祥 ;
傅奇蕾 .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4) :49-52
[6]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刘桂环 ;
张惠远 ;
万军 ;
王金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120-124
[7]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 [J].
孙新章 ;
谢高地 ;
张其仔 ;
周海林 ;
郭朝先 ;
汪晓春 ;
刘荣霞 .
资源科学, 2006, (04) :25-30
[8]   建立富春江、新安江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几点建议 [J].
储斌 .
水利经济 , 2006, (02) :78-80+84
[9]   土地整理过程中碳量损失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 [J].
钟学斌 ;
喻光明 ;
何国松 ;
鲁迪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03-308
[10]   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的区际生态补偿研究 [J].
顾岗 ;
陆根法 ;
蔡邦成 .
生态经济, 2006, (02) :49-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