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

被引:116
作者
孙新章 [1 ]
谢高地 [1 ]
张其仔 [2 ]
周海林 [3 ]
郭朝先 [2 ]
汪晓春 [2 ]
刘荣霞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内涵; 中国实践; 政策取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标准,使监管与评估社会化,以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J].
周大杰 ;
董文娟 ;
孙丽英 ;
石缎花 ;
齐晔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31-135
[2]   西部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部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综述 [J].
金明亮 ;
陈文福 ;
陈菲嫣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4) :1-3
[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J].
王欧 ;
宋洪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6) :22-28+79
[4]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 [J].
万军 ;
张惠远 ;
王金南 ;
葛察忠 ;
高树婷 ;
饶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8
[5]   新疆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维护 [J].
杨金龙 ;
吕光辉 ;
刘新春 ;
鞠强 ;
潘晓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29-32
[6]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 [J].
蔡邦成 ;
温林泉 ;
陆根法 .
生态经济, 2005, (01) :47-50
[7]   退耕还林,粮食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J].
陶然 ;
徐志刚 ;
徐晋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6) :25-38+204
[8]   建立补偿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 [J].
王钦敏 .
求是, 2004, (13) :55-56
[9]   关于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性推进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相关现实案例分析 [J].
黄河 ;
李永宁 .
理论导刊, 2004, (02) :25-27
[10]   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J].
龚亚珍 .
林业科技管理, 2002, (03)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