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被引:132
作者
李文华
李世东
李芬
刘某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重点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文华 ;
李芬 ;
李世东 ;
刘某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677-688
[2]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 [J].
王作全 ;
王佐龙 ;
张立 ;
苏永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01-107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靳芳 ;
鲁绍伟 ;
余新晓 ;
饶良懿 ;
牛建植 ;
谢媛媛 ;
张振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531-1536
[4]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 [J].
万军 ;
张惠远 ;
王金南 ;
葛察忠 ;
高树婷 ;
饶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8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 [J].
于书霞 ;
尚金城 ;
郭怀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44-46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80-491
[7]   森林生态税的政策设计与政策效应 [J].
温作民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4) :15-23
[8]   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鄱阳湖区为案例 [J].
钟瑜 ;
张胜 ;
毛显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8-52
[9]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1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进展与经济分析 [J].
吴水荣 ;
马天乐 ;
赵伟 .
林业经济 , 2001, (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