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

被引:84
作者
刘军强 [1 ]
鲁宇 [2 ]
李振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3]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基层政府行为; 归因困难; 软风险约束;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7.05.00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为什么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陷入了新产业-低效运作-新产业的重复低效的怪圈之中?本文将这种重复低效现象称为"积极的惰性"。本研究以南方A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历程为例,发现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基层政府而言,频繁更换产业是在强激励与弱惩罚的激励结构下的理性行为。内容竞争、时间压力等强激励驱动基层政府上马新产业,并"大干"、"快干";而归因困难、非正式关系介入等弱惩罚则让基层政府面临软风险约束,从而降低了更换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65+245 +245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2]   中国农业发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与合作的利与弊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7, (01) :128-153+7
[4]   治理交易成本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演变——基于1949-2015年J市养猪业兴衰史的分析 [J].
程秋萍 ;
熊万胜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6) :143-168+244
[5]   张弛有别:上级控制力、下级自主性和农村基层政令执行 [J].
陶郁 ;
侯麟科 ;
刘明兴 .
社会, 2016, 36 (05) :107-130
[6]   注意力竞争——基于参与观察与多案例的组织学分析 [J].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1-26+242
[7]   中国地方领导任期与政府行为模式:官员任期的政治经济学 [J].
耿曙 ;
庞保庆 ;
钟灵娜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3) :893-916
[8]   农产品“市场链”: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 [J].
艾云 .
社会发展研究, 2016, 3 (01) :80-101+243
[9]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J].
焦长权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100-116+205
[10]   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J].
梁晨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5)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