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竞争——基于参与观察与多案例的组织学分析

被引:246
作者
练宏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注意力竞争; 多委托多任务; 三元差序格局; 政府行为;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政府行为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而非直线竞争,即职能部门本可利用业务指导权开展工作,却选择借助党委政府的权威地位推动工作。本文通过近距离观察司法厅案例,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进行带有中国色彩的改造性诠释和竞争性对话,提炼适用于分析戴帽竞争的多委托多任务框架。研究发现,在中国政府内部,多委托方的权威地位迥然有别,呈现三元差序格局。弱委托方单向依赖强势委托方,组内比较而非组间比较。多任务的激励强度首先取决于隶属委托方的权威地位,其次才是量化奖惩程度。这一结构总体内生了注意力的戴帽竞争行为。这种差序结构进一步衍生三个后果:(1)权威地位的"马太效应";(2)制度创新竞赛;(3)人格化而非法治化的治理方式。总之,这一研究为理解中国政府运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并对传统的多委托多任务理论有所推进和拓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6+242 +242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以环保部门为例 [J].
练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82-99+205
[2]   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J].
刘骥 ;
熊彩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6) :88-112+187
[3]   非常规任务、官员注意力与中国地方议事协调小组治理机制——基于A省A市的研究(2002~2012) [J].
刘军强 ;
谢延会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84-97
[4]   注意力分配——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理论述评 [J].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4) :215-241+246
[5]   合法性承载:对运动式治理及其转变的新解释——以A市18年创卫历程为例 [J].
徐岩 ;
范娜娜 ;
陈那波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2) :22-46+179
[6]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7]   基层政府:体制性冲突与治理危机 [J].
赵树凯 .
人民论坛, 2014, (15) :46-51
[8]   科层结构与政策执行 [J].
陈家建 ;
边慧敏 ;
邓湘树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6) :1-20+242
[10]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