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任务、官员注意力与中国地方议事协调小组治理机制——基于A省A市的研究(2002~2012)

被引:121
作者
刘军强 [1 ]
谢延会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小组治理机制; 非常规任务; 注意力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议事协调小组是中国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机制。这类议事协调机构既是传统官僚制在新环境下对非常规任务的反应,又是主政者调配资源、管理注意力的一种方式,体现的是效率逻辑和合法性逻辑。在对A省A市14位小组工作人员深度访谈和对319个议事协调小组全样本普查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类型、设立动机、运作过程和后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分析了中国地方议事协调小组机制的生成逻辑、采纳逻辑和运作逻辑。研究发现,我国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自主设置型和被动设置型。议事协调机构可以有效调配权责资源、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行动者范围扩大化的问题,导致参与者精力分散、疲于应付。这也是议事协调机构不断废立循环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群众动员与动员式治理——理解中国国家治理风格的新视角 [J].
汪卫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 (05) :42-53
[2]   推动政策的执行:中国政治运作中的工作组模式研究 [J].
李振 .
政治学研究, 2014, (02) :116-125
[3]   组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述评 [J].
武立东 ;
王凯 ;
黄海昕 .
管理学报, 2012, 9 (11) :1712-1717
[4]   “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 [J].
吴晓林 .
求实, 2009, (03) :64-69
[5]   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 [J].
朱光磊 ;
李利平 .
政治学研究, 2007, (03) :52-60
[6]   地方政府非常设机构成因探析 [J].
童宁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3) :31-33
[7]   组织分类以及任务型组织的研究 [J].
张康之 ;
李圣鑫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1) :123-126
[8]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小组”现象 [J].
李洪君 ;
张晓莉 .
党政干部学刊, 2005, (06) :15-16
[9]   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 [J].
程同顺 ;
李向阳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6) :15-19
[10]  
How to Conduct a Mixed Methods Study: Recent Trends in a Rapidly Growing Literature.[J].Mario Luis Small.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