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88
作者
王兵
杨华
朱宁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业效率;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1995-2008年的农业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无效率水平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产出无效率、役畜投入无效率和播种面积无效率是中国农业无效率的主要来源;1995-2008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5.58%,主要体现于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农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机械化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步与效率损失测度——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省际数据分析 [J].
姚增福 ;
郑少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 12 (06) :24-28
[2]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 [J].
方福前 ;
张艳丽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9) :5-12
[3]   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8 [J].
黄金波 ;
周先波 .
南方经济, 2010, (09) :40-52
[4]   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 [J].
王珏 ;
宋文飞 ;
韩先锋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24-35
[5]   中国农业效率TFP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 [J].
宋马林 ;
杨杰 ;
杨力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 (03) :325-329
[6]   农村教育、制度与农业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刚 ;
王燕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6) :18-27
[7]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9]   我国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J].
李录堂 ;
薛继亮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6) :15-19+126
[10]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J].
覃道爱 ;
李兴发 .
金融研究, 2009, (10) :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