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

被引:119
作者
方福前
张艳丽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KS检验; Malmquist指数; 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以分析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为基础,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KS和T检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然后,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构成;最后利用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从业人员对农业生产效率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会显著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J].
李周 ;
于法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6) :2-10+81
[2]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J].
黄少安 ;
孙圣民 ;
宫明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38-47+205
[3]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63-296
[4]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 [J].
顾海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15-18
[5]   度量生产率变化的非参数方法 [J].
孟令杰 ;
顾焕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02) :48-51
[6]  
Spatial Differences of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1987–1992[J] . Shujie Yao,Zinan Liu,Zongyi Zhang.Economics of Planning . 2001 (1)
[7]  
Hypothesis test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 Rajiv D. Banker.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1996 (2)
[8]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 Rolf F?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Zhongyang Zh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1)
[9]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 1952-1989[J] . Guanzhong James We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3 (1)
[10]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J].
MCMILLAN, J ;
WHALLEY, J ;
ZHU, L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 (04) :78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