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距离下中国省际贸易空间面板互动模型分析

被引:55
作者
王庆喜
徐维祥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关键词
省际贸易; 多维距离; 地方保护; 空间面板互动模型;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03.003
中图分类号
F729.9 [商业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研究中国省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1998-2011年中国29个省份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互动模型,从多维距离的视角,分析了影响中国省际贸易的"推力"、"拉力"和"阻力"。针对数据的时空分析表明,中国省际贸易在流出和流入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不均衡性、邻近性和空间关联性。模型分析表明:源地和汇地的工业增加值比例对省际贸易有着正向影响;汇地的地方保护行为严重妨碍外地货物流入该地;在所有距离因素中,地理距离阻碍省际贸易,且影响最强;省份间的经济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省际贸易,产业距离对省际贸易有利,技术距离则无显著影响。本文认为,除了传统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破除地方保护等措施外,为了促进省际贸易,还需提高产出增加值,突出省份间的产业特色,并理性看待省份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省际贸易成本测度、效应及决定因素 [J].
许统生 ;
洪勇 ;
涂远芬 ;
黄先明 .
经济评论, 2013, (03) :126-135
[2]   解析空间相关的来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J].
才国伟 ;
钱金保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869-894
[3]   中国省际贸易模式:基于铁路货运的研究 [J].
徐现祥 ;
李郇 .
世界经济, 2012, 35 (09) :41-60
[4]   国内贸易的壁垒因素与边界效应——自然分割和政策壁垒 [J].
赵永亮 .
南方经济, 2012, (03) :13-22+36
[5]   地区间贸易流量的产业—空间模型构建与应用 [J].
刘卫东 ;
刘红光 ;
范晓梅 ;
陈杰 ;
唐志鹏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147-156
[6]   地方保护主义与中国省际贸易 [J].
行伟波 ;
李善同 .
南方经济, 2012, (01) :58-70
[7]   产品同质性、投资的地方保护与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测度 [J].
范剑勇 ;
林云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48-59
[8]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72-82
[9]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J].
林毅夫 ;
巫和懋 ;
邢亦青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4-19
[10]   本地偏好、边界效应与市场一体化——基于中国地区间增值税流动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行伟波 ;
李善同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455-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