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胜过大财:承销商声誉受损冲击的经济后果

被引:55
作者
陈运森
宋顺林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承销商; 声誉; IPO;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7.04.1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承销商声誉在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发挥作用仍是谜团,本文则首次利用证监会处罚事件作为声誉受损度量,系统地检验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当承销商声誉受损后:(1)其之前承销的关联公司有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2)其之后承销的IPO项目过会率显著降低;(3)其在IPO环节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所承销客户再融资时更可能更换承销商。结论支持了"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的建立,对即将推行的强调市场声誉的注册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4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IPO initial returns in China: Underpricing or overvaluation? [J].
Shunlin Song ;
JinSong Tan ;
Yang Yi .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4, 7 (01) :31-49
[2]   机构投资者询价制下主承销商声誉能帮助公司降低IPO抑价吗? [J].
何平 ;
李瑞鹏 ;
吴边 .
投资研究, 2014, 33 (03) :35-53
[3]   民营企业发审委社会关系、IPO资格与上市后表现 [J].
陈运森 ;
郑登津 ;
李路 .
会计研究, 2014, (02) :12-19+94
[4]   是一级市场抑价,还是二级市场溢价——关于我国新股高抑价的一种检验和一个解释 [J].
刘煜辉 ;
沈可挺 .
金融研究, 2011, (11) :183-196
[5]   承销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J].
郭海星 ;
万迪昉 ;
吴祖光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3) :101-109
[6]   询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有效吗 [J].
刘志远 ;
郑凯 ;
何亚南 .
金融研究, 2011, (04) :158-173
[7]   审计师聘约权安排重要吗?——审计师声誉角度的检验 [J].
刘峰 ;
赵景文 ;
涂国前 ;
黄宇明 .
会计研究, 2010, (12) :49-56
[8]   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 [J].
费显政 ;
李陈微 ;
周舒华 .
管理世界, 2010, (04) :74-82+98
[9]   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投行变更 [J].
罗炜 ;
饶品贵 .
管理世界, 2010, (03) :140-149
[10]   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 [J].
陈冬华 ;
章铁生 ;
李翔 .
经济研究, 2008, (03) :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