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大城市碳排放达峰的影响因素及组合情景预测——基于门限-STIRPAT模型的研究

被引:69
作者
王勇 [1 ,2 ]
许子易 [1 ]
张亚新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超大城市; 碳排放达峰; 门限-STIRPAT模型; 情景预测;
D O I
10.13671/j.hjkxxb.2019.029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城市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而超大城市的碳达峰研究对国内其他城市和全国能否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等6个超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能源强度为门限变量,建立门限-STIRPAT模型,首先确定6个超大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然后对27种情景下的各城市碳排放达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口、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对各城市碳排放起到正向促进效应,人口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能源强度,人均GDP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小.②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呈阶段性变化特征.③北京、上海和重庆在高能源强度下降率的情景下,已经达峰;天津、除最宽松的高-高-高情景外的广州和深圳会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如果能源强度以中速率下降,6个城市碳排放不能保证一定能在2030年前达峰.如果能源强度以低速率下降,6个城市均不能在2030年前达峰.本研究有利于明确超大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其他城市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峰具有借鉴意义,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可行的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284 / 42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镇化与碳减排目标背景下能源—碳排放系统建模研究.[D].王泳璇.吉林大学.2016, 08
[2]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李国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12
[3]   长江经济带地级城市金融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J].
彭智敏 ;
向念 ;
夏克郁 .
湖北社会科学, 2018, (11) :32-38
[4]   开放STIRPAT模型的区域碳排放峰值研究——以能源生产区域山西省为例 [J].
吴青龙 ;
王建明 ;
郭丕斌 .
资源科学, 2018, 40 (05) :1051-1062
[5]   中国区域碳峰值测度的思考和研究——基于全国和陕西省数据的分析 [J].
冯宗宪 ;
王安静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4) :96-104
[6]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凯 ;
邵海琴 ;
周婷婷 ;
刘浩龙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03) :1185-1192
[7]   中国地级城市碳减排目标实现时间测算 [J].
郑海涛 ;
胡杰 ;
王文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4) :48-54
[8]   基于化石能源消耗的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预测 [J].
刘晴川 ;
李强 ;
郑旭煦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04) :1582-1593
[9]   中国碳排放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研究——基于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演进规律的视角 [J].
吴立军 ;
田启波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8 (01) :25-35
[10]   区域碳排放峰值测算若干问题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J].
杨秀 ;
付琳 ;
丁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0)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