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峰值测度的思考和研究——基于全国和陕西省数据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冯宗宪
王安静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碳峰值; 协整方程; 情景分析; 预测;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60401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讨论了在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前后达到碳峰值背景下,中国各区域和不同城市与全国碳排的同步、提前或滞后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全国CO2排放峰值在基准情下在2030年出现峰值,低碳情景下在2028年出现峰值,陕西省CO2排放峰值在2029年出现。最后对区域碳峰值和国家碳峰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区域碳排放峰值测算若干问题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J].
杨秀 ;
付琳 ;
丁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0) :39-44
[2]   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 [J].
林伯强 ;
李江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84-107+205
[3]   分解中国碳排放峰值附视频 [J].
柴麒敏 .
中国经济报告, 2015, (07) :54-56
[4]   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分析 [J].
冯宗宪 ;
陈志伟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01) :50-54
[5]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渠慎宁 ;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0-15
[6]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J].
林伯强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66-78
[7]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庞丽 ;
王丽娟 ;
邹秀萍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35-944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论[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雷鹏, 2011
[10]  
GIS-based modelling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potential for CO 2 emission mitigation in urban areas[J] . Kerry Schiel,Olivier Baume,Geoffrey Caruso,Ulrich Leopold. Renewable Energy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