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被引:160
作者
渠慎宁 [1 ,2 ]
郭朝先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碳排放; 峰值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利用STIRPAT模型对未来中国碳排放峰值进行相关预测。首先,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展示目前我国各地碳排放的基本情况;其次,对中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从中得出我国总体碳排放趋势;再次,在先前回归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碳排放的峰值出现时间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技术对峰值的影响较为重要。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高,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相对较低,则不能在2050年内出现峰值。同样,若碳强度降低速度相比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为快,则会推动排放提早达到峰值。按照目前发展趋势,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碳排放强度合理下降,中国的峰值到达时间应为2020-2045年之间。因此,保持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对我国尽快出现碳排放峰值至关重要,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应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D].邓晓.华中科技大学.2009, S2
[2]   碳排放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不公平及其原因探析——基于中国37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数据研究 [J].
宋帮英 ;
苏方林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9) :25-30
[3]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 [J].
包森 ;
田立新 ;
王军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8) :1248-1254
[4]   基于经典偏最小二乘模型的CO2排放量宏观驱动因素分析 [J].
贾俊松 .
中国能源, 2010, 32 (07) :21-24+40
[5]   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 [J].
岳超 ;
王少鹏 ;
朱江玲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17-524
[6]   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研究(英文) [J].
余慧超 ;
王礼茂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 (02) :155-163
[7]   中国能否实现2020年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英文) [J].
石敏俊 ;
李娜 ;
周晟吕 ;
袁永娜 ;
马国霞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 (02) :145-154
[8]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9]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庞丽 ;
王丽娟 ;
邹秀萍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35-944
[10]   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附视频 [J].
姜克隽 ;
胡秀莲 ;
庄幸 ;
刘强 .
中外能源, 2009, (0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