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否加速了城市创新?

被引:97
作者
袁航 [1 ]
朱承亮 [2 ,3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智慧城市是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智慧城市带动城市创新,引领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因城市所处地理区位和城市行政等级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位于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较大城市等具有较高行政等级的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3)作用机制显示,智慧城市主要通过革新信息科学技术、集聚高端人力资本、优化制度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创新。未来要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积极影响,充分释放信息技术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对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创新的催化作用,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 [J].
张龙鹏 ;
钟易霖 ;
汤志伟 .
软科学, 2020, 34 (01) :83-89
[2]   中国制度性交易成本测算及其区域差异比较 [J].
卢现祥 ;
朱迪 .
江汉论坛, 2019, (10) :31-40
[3]   信息技术、劳动力结构与企业生产率——破解“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之谜 [J].
何小钢 ;
梁权熙 ;
王善骝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65-80
[4]   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付平 ;
刘德学 .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09) :72-81
[5]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J].
黄群慧 ;
余泳泽 ;
张松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8) :5-23
[6]   城镇化水平影响创新产出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基于非空间面板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杨维 ;
姚程 ;
苏梦颖 .
中国软科学, 2019, (07) :91-101
[7]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 [J].
袁航 ;
朱承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8) :60-77
[8]   西部大开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了吗?——基于PSM-DID方法的检验 [J].
袁航 ;
朱承亮 .
中国软科学, 2018, (06) :67-81
[9]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降低环境污染 [J].
石大千 ;
丁海 ;
卫平 ;
刘建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6) :117-135
[10]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 [J].
刘巧 ;
石大千 ;
刘建江 .
技术经济, 2018, 37 (05)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