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能否降低环境污染

被引:741
作者
石大千 [1 ]
丁海 [2 ]
卫平 [2 ]
刘建江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3]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环境污染; 城市规模; 创新驱动; 熊彼特创新;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6.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1 ; 083305 ;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19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本文结论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平均而言可以降低城市环境污染9%—24%,基于PSM-DID方法的估计结果与上述结论无明显差异。在考虑了2013年后的环境保护政策影响之后,虽然智慧城市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降污效果依然十分显著。(2)机制验证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通过创新驱动产生技术效应、配置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通过上述三大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3)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表明,中等规模的智慧城市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大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减污效应明显,智慧城市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强。(4)城市特征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城市可以显著增强智慧城市的减污效应,且人力资本在智慧城市减污效应的释放中发挥的作用最大。本文对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升级城市建设形态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大城市加重地区环境污染了吗? [J].
邓翔 ;
张卫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36-44
[2]   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文雯 ;
王奇 .
城市问题 , 2017, (09) :32-38
[3]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绩效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 [J].
李晓钟 ;
陈涵乐 ;
张小蒂 .
中国软科学, 2017, (01) :22-30
[4]   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 [J].
董艳梅 ;
朱英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0) :92-108
[5]   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 [J].
周建仁 ;
陈盈盈 .
西部论坛 , 2016, (04) :92-100
[6]   技术·空间·资本·人——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探究 [J].
王治东 ;
张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 38 (03) :99-104
[7]   税收竞争、收入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 [J].
贺俊 ;
刘亮亮 ;
张玉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4) :1-7
[8]   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 [J].
张腾飞 ;
杨俊 ;
盛鹏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47-57
[9]   人口规模、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焦若静 .
城市问题, 2015, (05) :8-14
[10]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J].
王敏 ;
黄滢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5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