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

被引:144
作者
张腾飞 [1 ]
杨俊 [1 ]
盛鹏飞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人力资本积累; 清洁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83304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Black、Henderson城市化模型和Stokey污染模型,在最优化框架下推导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清洁生产和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都是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城镇化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等渠道来抑制地区碳排放。基于2000-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半城镇化率三个城镇化指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三种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样本期间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城镇化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来抑制这种不利影响;其次,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人力资本积累渠道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也即人力资本积累会降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边际影响;最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清洁生产也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清洁生产渠道也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相比,清洁生产渠道对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的边际影响显著性降低。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的作用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高碳锁定"的关键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镇化率、要素禀赋对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影响 [J].
刘婕 ;
魏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42-48
[2]   居民消费视角下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J].
朱勤 ;
魏涛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1) :21-29
[3]   中国半城镇化研究 [J].
李爱民 .
人口研究, 2013, 37 (04) :80-91
[4]   环境污染、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简单的模型 [J].
黄菁 .
南方经济, 2009, (04) :3-11+67
[5]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6]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CO 2 emiss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J] . Perry Sadorsky.Energy Economics . 2014
[7]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O 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 . Inmaculada Martínez-Zarzoso,Antonello Maruotti.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1 (7)
[8]   Does urbanization lead to less energy use and lower CO2 emission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J].
Poumanyvong, Phetkeo ;
Kaneko, Shinji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70 (02) :434-444
[9]  
Sustainable urban form for Chinese compact cities: Challenges of a rapid urbanized economy[J] . Haiyan Chen,Beisi Jia,S.S.Y. Lau.Habitat International . 2007 (1)
[10]  
Demographic Dynamics and Per Capita Environmental Impact: Using Panel Regressions and Household Decompositions to Examine Population and Transport[J] . Brant Liddle.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