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流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29
作者
甄峰 [1 ,2 ]
李哲睿 [3 ]
谢智敏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3]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通勤流; 休闲流; 网络结构; 影响因素;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当前,“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方兴未艾,而城市内部急需寻找到稳定的网络结构分析框架与形成机制模型。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通勤和休闲两类有向人流网络,以南京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心性与控制力、社区划分、改进重力模型等方法,解析南京内部的人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对空间尺度的分解可以有效识别全域-局域两个层次的空间结构。南京江南主城的“单极化”发展态势明显,主要表现为江南主城是通勤流与休闲流的密集流入地,且集中了各类型引力中心,兼具地方服务和区域服务功能。(2)改进重力模型对全域人口流动强度的拟合效果较好,人口数量和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流动,职住比和人均POI数量分别是通勤流、休闲流的方向调节器。重力模型低估了浦口区、高淳区等政策重点倾斜地区的人流集散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25 / 15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沈阳市居住—就学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J].
梅大伟 ;
修春亮 .
经济地理, 2020, 40 (12) :72-80
[2]   邻近性对人口再流动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J].
刘涛 ;
卓云霞 ;
王洁晶 .
地理学报, 2020, 75 (12) :2716-2729
[3]   基于兴趣点(POI)大数据的东北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J].
薛冰 ;
肖骁 ;
李京忠 ;
谢潇 .
地理科学, 2020, 40 (05) :691-700
[4]   中国城市间投融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J].
叶雅玲 ;
林文盛 ;
李振发 ;
贺灿飞 .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 (02) :307-316
[5]   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探讨——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J].
丁亮 ;
宋小冬 ;
钮心毅 .
城市规划, 2019, 43 (09) :107-116
[6]   青岛市居民休闲与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匹配关系 [J].
王新越 ;
曹婵婵 .
经济地理, 2019, 39 (09) :156-163
[7]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 [J].
罗桑扎西 ;
甄峰 .
地理研究, 2019, 38 (07) :1594-1608
[8]   基本公共服务对不同规模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 [J].
林李月 ;
朱宇 ;
柯文前 ;
王建顺 .
地理学报, 2019, 74 (04) :737-752
[9]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城际人口流动研究 [J].
潘碧麟 ;
王江浩 ;
葛咏 ;
马明国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01) :68-76
[10]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内部就业人口流动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刘耀林 ;
方飞国 ;
王一恒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8, (12) :22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