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青岛市居民休闲与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匹配关系
被引:19
作者:
王新越
[1
,2
]
曹婵婵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POI大数据;
城市功能;
休闲;
居住;
空间匹配关系;
公共服务设施;
青岛;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9.019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休闲与居住是城市的两大重要功能,结合休闲时代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运用POI(Points of Interest)大数据研究城市内部两大功能的协调匹配关系对城市休闲与居住场所的合理配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青岛市10个区市2 524个休闲场所和703个居住场所的POI大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青岛市休闲与居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各区市二者的协调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青岛市休闲与居住场所的空间分布重心及方位存在偏差,休闲场所呈现胶州湾东海岸一个发展极和多个集聚中心并存的态势,居住场所则表现为李沧、城阳、即墨面状连绵成片和莱西、平度多组团式集聚。②不同类型休闲场所集聚程度及服务的便利水平排序为餐饮>艺术馆>旅游景点>图书馆>商场>博物馆>公园>电影院>体育馆>文化站>科技馆。③依据休闲场所在居住场所3 000 m范围内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可划分为0~500 m步行休闲、500~1 500 mRBD休闲、1 500~3 000 m特色休闲三个区段。④青岛市仅崂山区实现休闲与居住布局协调匹配,市南、黄岛、市北、胶州的休闲功能超前于居住,李沧、平度、莱西、即墨、城阳的休闲功能则相对滞后,依据各区市不同类别休闲场所与居住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