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被引:39
作者
吴磊 [1 ,2 ]
焦华富 [1 ]
叶雷 [3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十二所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交通;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9.11.01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构建旅游经济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①综合发展水平时序变化上,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发展速度与水平基本同步,两者较为均衡。②耦合协调时序变化上,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且波动不明显,说明交通发展有效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交通系统协同程度不高,整体处于中度失调阶段。③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演变上,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且同一年份处于同一水平,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由交替波动向交通发展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态势转变,交通系统发展逐渐落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最后,从旅游空间结构、内外交通网络、全域旅游、智慧旅游4个方面提出旅游经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22 / 18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港口能级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沿江5市为例 [J].
叶雷 ;
焦华富 ;
曹贤忠 .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 (02) :76-84
[2]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J].
祁洪玲 ;
刘继生 ;
梅林 .
地理科学, 2018, 38 (02) :264-271
[3]   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与类型研究 [J].
王新越 ;
刘二恋 ;
候娟娟 .
地理科学, 2017, 37 (07) :1087-1094
[4]   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洪桥 ;
袁家冬 ;
孟祥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6) :895-903
[5]   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选择与区域带动效应——以豫皖省际边缘区为例 [J].
韩玉刚 ;
叶雷 .
地理研究, 2016, 35 (06) :1127-1140
[6]   云南省自驾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异及耦合 [J].
戢晓峰 ;
张力丹 ;
陈方 ;
崔梅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195-201
[7]   高铁交通体验对中小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涪陵为例 [J].
刘军林 ;
尹影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190-194
[8]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 [J].
周成 ;
冯学钢 ;
唐睿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86-193
[9]   安徽省旅游政策变迁及其空间响应研究 [J].
韩卢敏 ;
陆林 ;
杨兴柱 .
地理科学, 2016, 36 (03) :431-438
[10]   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交通通达性对比研究 [J].
周芳如 ;
吴晋峰 ;
吴潘 ;
李佳丽 ;
杨春华 .
旅游学刊, 2016, 31 (02)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