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

被引:481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3.02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看成一个内涵广泛、结构复杂且具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例,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各省市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区三大系统的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系统具较高关联性,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并不具有显著冲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且耦合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各有不同;未来几年内该区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除个别省份外,总体呈小幅上升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朱江丽 ;
李子联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75-82
[2]   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党建华 ;
瓦哈甫哈力克 ;
张玉萍 ;
邓宝山 ;
麦尔哈巴麦提尼亚孜 .
中国沙漠, 2015, 35 (01) :260-266
[3]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J].
杨主泉 ;
张志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29 (03) :262-268
[4]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 [J].
张广海 ;
刘真真 ;
王新越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5) :792-800
[5]   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 [J].
杨松茂 ;
任燕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28 (03) :76-81
[6]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高楠 ;
马耀峰 ;
李天顺 ;
白凯 .
旅游学刊, 2013, 28 (01) :62-68
[7]   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J].
钟高峥 ;
耿娇阳 ;
麻学锋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166-170
[8]   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钟霞 ;
刘毅华 .
热带地理, 2012, 32 (05) :568-574
[9]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10]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生延超 ;
钟志平 .
旅游学刊, 2009, 24 (08)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