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的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37
作者
李逸飞 [1 ]
李静 [1 ]
许明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就业乘数; 空间联立方程; 制造业就业; 服务业就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使用GS3SLS方法进行事实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机制,城市制造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服务业就业0.45%0.47%的提升,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受益最大;服务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制造业就业1.15%1.16%的提升。城市之间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为负,表现为发达地区拥有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会吸引周边地区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迁入。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乘数效应占主导,制造业的发展愈发依靠服务业的不断完善,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逐渐减弱。政策上,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完善城市结构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有助于提升第二、三产业之间相互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对服务业就业的乘数效应 [J].
袁志刚 ;
高虹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30-41
[2]   地区就业乘数:制造业就业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 [J].
张川川 .
世界经济, 2015, 38 (06) :70-87
[3]   服务业能长期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吗 [J].
丁守海 ;
陈秀兰 ;
许珊 .
财贸经济, 2014, (08) :127-137
[4]   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欧海军 .
世界经济, 2011, (12) :3-31
[5]   中国不同区域动态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赖德胜 ;
包宁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38-48+111
[6]   中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估计 [J].
方明月 ;
聂辉华 ;
江艇 ;
谭松涛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3-16
[9]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J].
常进雄 .
财经研究, 2005, (05) :29-39
[10]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J].
李红松 .
财经研究, 2003, (04) :23-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