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被引:39
作者
常进雄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影响因素; 就业评价;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素并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收入、经济增长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 [J].
宋小川 .
经济研究, 2004, (07) :91-96
[2]   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 [J].
郭克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30-41+205
[3]   中国:充分就业前景展望 [J].
托马斯·G·罗斯基 .
管理世界, 1999, (03) :3-5
[4]   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 [J].
盛仕斌 ;
徐海 .
经济研究, 1999, (05) :68-74
[5]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
[6]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 [J].
周其仁 .
管理世界, 1997, (05) :81-101
[7]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1997, (03) :37-55
[8]  
中国就业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志刚主编, 2002
[9]  
上海就业报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祝均一,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