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锦标赛激励效应与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106
作者
周权雄 [1 ]
朱卫平 [2 ]
机构
[1] 广东省广州市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2]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共同代理; 锦标赛激励;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尝试从锦标赛的角度为国企竞争理论提供信息经济学模型解释和实证支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政府干预和共同代理的角度对经典的锦标赛模型进行细化和拓展,以揭示出国企锦标赛激励效应与制约因素,并收集2451家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披露的薪酬差距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薪酬差距的扩大和国企经营者赢得经济锦标赛激励的强化会增加国企经营者的努力水平,因而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不过,国企经营者赢得经济锦标赛的激励却受到政府行政干预和共同代理问题的制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和共同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显著负相关,从而支持了理论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9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J].
潘红波 ;
夏新平 ;
余明桂 .
经济研究, 2008, (04) :41-52
[2]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刘凤委 ;
孙铮 ;
李增泉 .
管理世界, 2007, (09) :76-84+128
[3]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4]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锦标机制研究 [J].
李训 ;
蒲勇健 ;
曹国华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4) :1-6
[5]   高层管理团队协作需要、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竞赛理论的视角 [J].
张正堂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2) :4-11
[6]  
广义内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强激同主体缺位——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扭曲的比较制度分析[J]. 黄再胜,赵子忱.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6(03)
[7]   国企治理新模式:多元目标、相容激励和有效委托理论及实证分析 [J].
李富强 ;
王林辉 ;
董直庆 .
中国软科学, 2006, (01) :124-131
[8]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J].
徐莉萍 ;
辛宇 ;
陈工孟 .
经济研究, 2006, (01) :90-100
[9]   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 [J].
胡一帆 ;
宋敏 ;
张俊喜 .
经济研究, 2005, (09) :44-57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探讨 [J].
刘银国 ;
杨善林 ;
李敏 .
经济体制改革, 2005, (04)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