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治理新模式:多元目标、相容激励和有效委托理论及实证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富强 [1 ]
王林辉 [2 ]
董直庆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3]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多元委托; 相容激励; 国企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改革实践表明,只关注代理人问题无法囊括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正发生的所有现象,企业业绩也取决于委托人的委托效率:若企业存在多元委托目标,只有解决好委托目标的非兼容和非一致性问题时,企业才可能实现最优效率;我国国企经理最优选择往往是"晋升"、"退出"等非市场效率目标,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我国国企改革应认识到:并非国有企业就一定等价于低效率;国企改革应同等关注委托人有效委托问题,只有开展委托代理的双向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国有企业治理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夏立军 ;
方轶强 .
经济研究, 2005, (05) :40-51
[2]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新机制:经营权币机制 [J].
邹亚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1) :87-94
[4]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5]   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J].
张屹山 ;
王广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70-76
[6]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J].
刘芍佳 ;
孙霈 ;
刘乃全 .
经济研究, 2003, (04) :51-62+93
[7]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8]   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任俊生 ;
张万成 ;
李松涛 .
经济研究, 2002, (10) :79-82
[9]   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J].
姚先国 ;
盛乐 .
经济研究, 2002, (03) :61-68+95
[10]   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 [J].
杨灿明 .
经济研究, 2001, (09) :53-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