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被引:15
作者
张屹山
王广亮
机构
[1]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权利; 权力博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4.07.010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资本主义初期,收入相对丰厚的资本被看做是剥削工人的手段,然而现代公司中出资者却又不得不依赖一系列的监督约束措施防止经营者侵占其利益。从理论上说,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通过契约方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其内部权利结构依赖于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权力博弈的结果。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权力和地位的上升,其地位和收益必然随之提高。事实上,企业收入是两者的共同产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标准划分两者的贡献和应得收入,出资者收入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绝对收入的降低。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以及不同要素市场之间的对比大致决定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收益。过分单独强调股东的利益不仅耗费了不必要的成本对剩余进行所谓更“合理”的分配,而且可能扭曲了原本能够最大化企业收益的分配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逻辑悖论与企业理论的创新 [J].
杨继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3) :72-78
[2]   企业的性质: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之履行过程 [J].
谢德仁 .
经济研究, 2002, (04) :84-91+96
[3]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 [J].
方竹兰 .
经济研究, 1997, (06) :36-40
[4]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7, (01) :12-22
[5]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周其仁 .
经济研究, 1996, (06) :71-80
[6]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1996, (05) :3-11
[7]   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 [J].
崔之元 .
经济研究, 1996, (04) :35-40+60
[8]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安德鲁·肖特(AndrewSchotter)著, 2003
[9]  
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侯风云著, 1999
[10]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5